推荐品种:
合丰45、中黄13、绥农14、黑河38、豫豆22、疆莫豆1号、绥农10、合丰47、北豆5、绥农15
辽首2号(原品系代号LS95-11-3)大豆新品种于2005年5月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。辽首2号大豆新品种系全国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种,生育期138天,需有效积温2800-3300℃,属大粒型品种,籽粒大,外观形态好,百粒重大。茎杆强韧、抗倒伏、抗蚜虫性强,耐旱性强,喜肥水,肥水条件充足时,产量显著增高。经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品比试验2年比对照平均增产7.5%,产量水平位居第1位;生产试验6个承试点平均亩产215.6公斤,比对照品种202.2公斤增产6.6%,亩产量名次居第1位。该品种适宜于在辽宁省中、南部、东、西部地区的沈阳、丹东、锦州等地区;河北省的承德、张家口等地,陕西省的泾阳地区以及宁夏永宁和中宁等北方春大豆晚熟地区种植。
密植大豆品种吉密豆1号
品种介绍:该项目利用大豆矮秆基因,降低植高,增强抗倒伏能力,保证各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顺利实施,通过密度栽培达到增产目的。该品种密植时株高65-73厘米,有限结荚习性,百粒重14-15克,生育期123-125天,蛋白质含量36.33%,脂肪含量20.64%,抗大豆花病毒病、灰斑病;高抗霜霉病、细菌性斑点病和中抗大豆食心虫,外观及化学品质优良;适于吉林省中熟地区,有效积温2580-2600℃以上的地力肥沃的平洼地和有水浇的平地。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408.4公斤,比对照增产19.90%。生产试验的平均公顷产量3528.2公斤,比对照增产20.66%。其中播种密度40万株/hm2,增产效果最好。
大豆密植品种及垄作密植机械栽培技术,是增产效果明显的新技术。它能增加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。年推广7.5万hm2,按增产700公斤/hm2,每年可增产大豆5250万公斤。
该技术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独立研发的,具有自主知识产权。
高油大豆品种东农46
高油品种,中抗病毒病、霜霉病和灰斑病,产量较高,分枝多,抗病性较好,抗倒伏。蛋白质含量为37.98%,脂肪含量为23.32%。本项目同时开展了优质品种选育技术研究,包括:大豆品质性状的遗传规律。
控制大豆油含量的QTL位点,利用CharlestonX东农594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F9代的160株单株构建了遗传图谱并对油分含量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,发现11个SSR与油分密切相关,其中有7个SSR的遗传贡献率在3%以上,最高的是GMABAB,其贡献率为11.5%。
|